刘易斯“拐点”与我国初次分配格局——劳动力供给曲线对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杨瑞龙
张泽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报酬份额; 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供给曲线;
D O I
10.16011/j.cnki.jjwt.2014.11.026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依据刘易斯"拐点"中对于保留收益的描述构建了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为了对新的理论进行验证,实证研究不仅提出了用以解决资本存量问题的二阶加权差分计量方法,还加入了用于衡量劳动力保留收益水平和差距的新变量。稳健的回归结果表明劳均资本、生活成本对劳动报酬份额存在正向影响,而劳动力群体内部收入差距以及劳动力数量对该份额存在负向影响,符合模型预期。与此同时,福利分析指出,对于初次分配是否有利于劳动者不能仅以劳动报酬份额为标准,否则会产生误判。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我国劳动报酬率偏低问题分析 [J].
张泽华 .
生产力研究, 2012, (03) :21-24+56
[2]   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为什么趋于下降?——基于二元经济模型的观察与解释 [J].
姜磊 ;
郭玉清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1) :211-217
[3]   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测算方法研究 [J].
章上峰 ;
许冰 .
统计研究, 2010, 27 (08) :74-78
[4]   制度视角下的中国现阶段劳动报酬率演变研究 [J].
李楠 ;
张振华 .
求索, 2010, (07) :1-4+16
[6]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4-13
[7]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演变轨迹、原因及对策研究 [J].
韩金华 ;
李忠华 ;
白子芳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2) :63-68
[8]   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的几点思考 [J].
杨俊宏 .
探索, 2009, (05) :104-108
[9]   我国资本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4) :137-147+160
[10]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