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报酬率偏低问题分析

被引:1
作者
张泽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报酬率; 劳动力供给曲线; 地域转移; 固定效应模型;
D O I
10.19374/j.cnki.14-1145/f.2012.03.008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文章试图从劳动力地域转移角度构建模型用于解释这种供给曲线的形成机制;并根据该模型得出劳动报酬率受到资本、劳动力密度、迁移成本影响的结论,对近年来劳动报酬率持续走低现象给予一定解释。对省际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也很好地支持了该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56 +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关于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所占比重问题的思考 [J].
宫春子 ;
秦悦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4) :53-57
[2]   要素贡献与我国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 [J].
常进雄 ;
王丹枫 ;
叶正茂 .
财经研究, 2011, 37 (05) :134-144
[3]   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与对策 [J].
汤文华 .
理论探索, 2011, (01) :71-73
[4]   中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与问题——以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为视角 [J].
张车伟 ;
张士斌 .
中国人口科学, 2010, (05) :24-35+111
[5]   当前中国劳动报酬率下降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J].
王世娟 ;
张振华 .
学习与实践, 2010, (09) :19-24
[6]   基于生产函数法的省际全要素生产率估算:1990-2008 [J].
孙辉 ;
支大林 ;
李宏瑾 .
南方金融, 2010, (05) :10-13+75
[7]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演变轨迹、原因及对策研究 [J].
韩金华 ;
李忠华 ;
白子芳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2) :63-68
[8]   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的几点思考 [J].
杨俊宏 .
探索, 2009, (05) :104-108
[9]   我国资本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4) :137-147+160
[10]   初次分配制度变动的发展方式解释 [J].
黄泰岩 .
经济学动态, 2009, (06)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