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文化主体性困境与重构

被引:20
作者
金玉柱 [1 ,2 ]
王岗 [3 ]
李丽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3] 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关键词
武术; 文化主体性; 强制性阐释; 主体性阐释; 路径选择; 武术文化; 中国形象; 文化身份;
D O I
10.14036/j.cnki.cn11-4513.2017.02.008
中图分类号
G852 [中国武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以文化主体性为切入点,对中国武术的近现代发展与变迁进行剖析,认为:体育化下的"强制性阐释"之路是造成中国武术文化主体性困境的主要原因;在这种主体隐退的发展模式下,中国武术的发展出现了空间的挤压、文化的失根、技术的异化,以及记忆的消逝等危机现象;消除文化焦虑,回归中国武术的文化主体性,必须坚持"主体性阐释"的文化发展之路,因为这是一种"内生的力量",具有较强的"可塑力"。认为修复武术文化、彰显文化身份、确立中国立场、重塑中国形象是重构中国武术文化主体性的主要路径和必然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少林武术形象的文化危机与重塑 [J].
李丽 ;
金玉柱 ;
杨涛 ;
奕翠霞 .
山东体育科技, 2015, 37 (05) :5-9
[2]   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 [J].
侯胜川 ;
刘同为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4, 33 (05) :139-144
[5]   中国武术发展: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 [J].
王岗 ;
王柏利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4, 29 (04) :319-325
[6]   2008-2012:中国武术的发展激荡与战略抉择 [J].
申国卿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 47 (11) :59-64
[7]   从“体育”走向“文化”:中国武术当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J].
王岗 ;
张大志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 39 (06) :1-7
[8]   暴力意向动作编排与传统武德文化迷失——竞技武术对练套路设计思想重塑 [J].
张长思 ;
丁传伟 ;
张长念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3, 28 (03) :229-233
[9]   论中国传统武术现代化走向 [J].
洪浩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 38 (07) :45-49
[10]   文化的流失:传统武术的痛楚 [J].
马文国 ;
邱丕相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0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