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地方官员有序政治流动及其经济性影响——实际任期考察的视角

被引:10
作者
姚金伟 [1 ]
韩海燕 [2 ]
机构
[1]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系
[2]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人文杂志社
关键词
地方官员实际任期; 政治流动; 能力导向型干部选拔机制; 经济绩效; 政治商业周期; 单一制;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19.05.001
中图分类号
D630.3 [人事管理];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202 ; 020202 ;
摘要
对地方官员政治流动秩序了解得越多,越能破除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执念和迷思。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之所以能坚持40年而不变更,根源于第三梯队的人才建设;更进一步地,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增长也源自中央政府所确立的能力导向型的干部选拔机制,经济发展能力突出的地方官员具有明显优势。在快速经济发展与地方官员政治流动中,地方官员实际任期逐渐由任期制所规定的五年缩水为三年,相应地形成了以"三上二下式倒U型分布"为标志的政治商业周期,具体而言:在一届地方政府五年任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前三年较快增长,后两年增长速度回落。考察历史上地方官员实际任期,宋明清地方官员实际任期同样不足三年。这就涉及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化和传承,即单一制。面对权力不对称和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中国古代政治家们就探索出了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最复杂难题的诀窍——调控官员实际任期,这种政治智慧延续至今,也从根本上巩固了单一制。时至今日,进一步优化地方官员实际任期对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帝国逻辑下的中国官僚人事制度 [J].
周雪光 .
社会, 2016, 36 (01) :1-33
[2]   政治商业周期中的制度激励、外部冲击与官员晋升逻辑:基于1978—2012年中国分省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姚金伟 ;
孟庆国 ;
黄天航 .
公共管理评论, 2014, 16 (01) :15-31
[3]   20世纪80年代“第三梯队建设”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 [J].
陈坚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3, 6 (06) :108-114
[4]   后毛时代的精英转换和依附性技术官僚的兴起 [J].
徐湘林 .
战略与管理, 2001, (06) :65-76
[5]   清代县官制度述论 [J].
刘鹏九 ;
王家恒 ;
余诺奇 .
清史研究, 1995, (03) :37-47
[6]   宋代地方官任期制初论 [J].
苗书梅 .
中州学刊, 1991, (05) :119-124
[7]   清代的州县官 [J].
吴仁安 .
历史教学, 1986, (05) :6-8
[8]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
[9]  
Capability and opportunism: Evidence from city officials in China[J] . Tianyang Xi,Yang Yao,Muyang Zhang.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