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三个圈层社区居民通勤碳排放特征——以都府小区、南雅苑小区和丽江花园为例

被引:19
作者
黄晓燕 [1 ]
刘夏琼 [2 ]
曹小曙 [2 ,3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交通地理与空间规划研究所
[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3]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通勤; 多元回归模型; 社区; 广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低碳城市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研究领域,但从微观层面探讨城市居民通勤碳排放特征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缺乏。利用对广州市不同圈层社区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其通勤碳排放进行测算,采用分等定级和洛伦兹曲线分析社区间、社区内、个体间的分异,并建立了基于多元回归的社区居民通勤碳排放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社区居民通勤碳排放较符合"60-20"规律(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20%的人排放了总量的60%)。中心区和边缘区的通勤碳排放不均等性更大;不同个人、家庭和通勤属性的通勤者的碳排放量存在较大差异;通勤距离、出行交通方式、每天的通勤往返次数、个人的工作月收入和所在街道的人口密度对家庭通勤碳排放有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51 / 76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居民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发生机制与调控策略——以北京市为例 [J].
柴彦威 ;
肖作鹏 ;
刘志林 .
地理研究, 2012, 31 (02) :334-344
[2]   北京市居民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量化分布与影响因素 [J].
肖作鹏 ;
柴彦威 ;
刘志林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1, (09) :104-112
[3]   基于居民出行行为的北京市交通碳排放影响机理 [J].
马静 ;
柴彦威 ;
刘志林 .
地理学报, 2011, 66 (08) :1023-1032
[4]   基于空间行为约束的北京市居民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比较分析 [J].
柴彦威 ;
肖作鹏 ;
刘志林 .
地理科学, 2011, 31 (07) :843-849
[5]   基于个体消费行为的家庭碳排放研究 [J].
杨选梅 ;
葛幼松 ;
曾红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5) :35-40
[6]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型、现状问题及目标策略——以上海市实证分析为例 [J].
陈飞 ;
诸大建 ;
许琨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6) :39-46
[7]   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与城市交通CO排放及减排对策 [J].
赵敏 ;
张卫国 ;
俞立中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6) :747-752
[8]   基于交通能耗的城市空间和交通模式宏观分析及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J].
姚胜永 ;
潘海啸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3) :46-52
[9]  
城市家庭通勤碳排放研究.[D].郭璐.长安大学.2012, 07
[10]   Who produces the most CO2 emissions for trips in the Seoul metropolis area? [J].
Ko, Joonho ;
Park, Dongjoo ;
Lim, Hyeonsup ;
Hwang, In Chang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11, 16 (05) :358-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