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储层演化与油气运聚

被引:14
作者
王欣
李振宏
郑聪斌
机构
[1] 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沉积体系; 构造界面; 储层; 油气运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沉积时期处于“三隆二鞍一坳陷”的古构造格局,3个隆起共同控制着奥陶系的沉积体系,同时也控制着有利储层的最初展布状态。奥陶系沉积之后,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长达1.3亿年的沉积间断,形成了广泛发育的风化壳岩溶储层。本溪期-早中三叠世,奥陶系顶面始终处于“中部隆、东西坳”的构造面貌,在中部隆起与东部坳陷之间存在一陡坡带,这一陡坡带对岩溶储层的后期演化具有决定性作用。晚三叠世,奥陶系顶面处于西北高、东南低的构造格局,最初生成的油气向盆地西北方向运移。中侏罗世,盆地东部逐步抬升,奥陶系顶面构造格局主要表现为东部高、西部低,生成的油气主要向盆地东部运移,早期生成的油气进行重新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