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提高黑曲霉产酶活力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郝勃,阎淳泰,陈华癸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系
关键词
黑曲霉,营养缺陷型,原生质体融合,纤维素酶,淀粉糖化酶;
D O 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996.06.004
中图分类号
Q939.97 [工业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82203 ;
摘要
以黑曲霉N343和UV—11为出发株,分别经亚硝酸诱变处理,再以制霉菌素浓缩处理,从中筛得3株维生素缺陷型和1株氨基酸缺陷型的突变株。选取来自N343的突变株NB3(B1-,PP-,FA-)和来自UV—11的突变株UBI(Pro-)为融合亲本,在研究其原生质体释放和再牛条件的基础上,以PEG诱导进行了原生质体融合。用直接选择法检出98个融合子,经过筛选得到两株稳定的融合子:FNU32和FNU38。它们除了在形态、培养特征等方面具有明显杂种性能以外,都能将两个亲本各自出发株的酶活特性(高活力的纤维素酶或淀粉糖化酶)囊括于一体,因而大大提高了菌株在诸如制糖与粗饲料精制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32 / 3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微生物的原生质体融合及应用 [J].
辛明秀,马玉娥 .
微生物学通报, 1995, (06) :365-370
[2]   米曲霉原生质体融合及杂合二倍体的形成 [J].
辛明秀,蒋亚平 .
微生物学通报, 1994, (03) :143-148
[3]   纤维素酶产生菌黑曲霉N-343的诱变育种 [J].
郝勃 ;
宋士良 ;
邓岑华 ;
阎淳泰 .
中国调味品, 1987, (03) :13-15
[4]   产黄青霉菌原生质体的营养互补融合和二倍体的形成 [J].
梁平彦 ;
刘宏迪 ;
陈开英 ;
肖信发 .
遗传学报, 1981, (04) :287-293+391
[5]  
纤维素酶及其应用[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齐义鹏编著, 1980
[6]  
微生物诱变育种[M]. 科学出版社 , 《微生物诱变育种》编写组,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