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南部侵蚀对不同土壤颗粒级碳氮分布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李光录
张胜利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侵蚀; 旱地土壤; 土壤颗粒级; 有机碳、氮分布;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7.08.015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究黄土高原南部旱地土壤肥力降低的原因,在长期水土流失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土壤颗粒分级的方法,对黄土高原南部旱地土壤不同颗粒级有机碳、氮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侵蚀性旱地土壤粘粒中的有机碳、氮含量最高,粉粒次之,沙粒最低,有机碳、氮主要分布在<50μm的粘粒和粉粒中,分别占土壤总量的97.07%和85.25%;随农地土壤产沙量的增加,各颗粒级中的有机碳、氮含量呈减小趋势,土壤粘粒中的有机C/N逐渐增加,砂粒中的有机C/N逐渐减小;产沙量与土壤粘粒、粉粒和砂粒中的有机碳、氮含量间存在着显著和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因此可以认为,黄土高原细小土壤颗粒的大量流失,是导致该区土壤肥力水平降低的根本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