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自我答责与过失犯

被引:18
作者
马卫军
机构
[1]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过失犯; 被害人自我答责; 注意义务; 实质性判断;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3.04.013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过失犯的核心是注意义务的违反。但是,在某些场合,对注意义务的认定存在一些问题。扩张的正犯概念和二元的正犯概念不能说明过失犯的注意义务。而采取限制的正犯概念,以"客观的(形式的)注意义务违反"来区分过失犯,其结论有时与扩张的正犯概念所得出的结论并无二致,有扩张注意义务的弊端。立足于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实质性地判断过失犯中的注意义务,是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2+177 +17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论常识主义刑法观
    周光权
    [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 17 (01) : 82 - 94
  • [2] 刑法中的自我答责
    冯军
    [J]. 中国法学, 2006, (03) : 93 - 103
  • [3] 刑法问题的规范理解[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冯军, 2009
  • [4] 正义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 罗尔斯 (Rawls, 2009
  • [5] 德国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韦塞尔斯, 2008
  • [6] 刑法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周光权, 2007
  • [7] 德国刑法学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克劳斯·罗克辛(ClausRoxin)著, 2005
  • [8] 当代刑法思潮[M].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许玉秀著, 2005
  • [9] 德国刑法教科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 2001
  • [10]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