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重污染日的天气分型和边界层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44
作者
李霞 [1 ,2 ]
杨静 [3 ]
麻军 [4 ]
王江 [4 ]
赵克明 [4 ]
任泉 [5 ]
赵勇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3] 新疆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4] 新疆气象台
[5] 乌鲁木齐国家基本气象站
关键词
重污染日; 环流形势; 地面气压场; 边界层结构; 大气廓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04年1月-2009年4月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逐日空气污染指数,对乌鲁木齐空气污染≥Ⅳ级的重污染日持续时间特征、500hPa高空环流形势、地面气压场及相应的边界层结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重污染过程发生1天和持续2,3和4天的比例分别是32.2%,23.3%,18.5%和11.0%;发生重污染时500hPa以纬向环流型居多,占重污染总日数的84.2%,经向环流型为15.8%。从地面气压场来看,高压后部型出现重污染的频率最高,达86.3%;高压底部型次之,为9.6%;高压前部型和南高北低型出现重污染的几率较小。乌鲁木齐冬季Ⅲ级污染日对应的温度、湿度及风等要素廓线的垂直结构与冬季平均状况几乎一致,而重污染出现时,边界层逆温较强、风速较低且低空伴随有较厚的偏东风或东南风气流;重污染日和雾的关系密切,伴随有雾或轻雾的频率高达81.3%;前一日20:00(北京时)上干下湿并伴有逆温的边界层结构极易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414 / 14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一次华东地区大范围持续雾过程的诊断分析
    张恒德
    饶晓琴
    乔林
    [J]. 高原气象, 2011, 30 (05) : 1255 - 1265
  • [2] 南京市灰霾影响因子的数值模拟
    吕梦瑶
    刘红年
    张宁
    蒋维楣
    [J]. 高原气象, 2011, 30 (04) : 929 - 941
  • [3] 沪宁高速公路一次大雾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严明良
    缪启龙
    袁成松
    包云轩
    万小雁
    [J]. 高原气象, 2011, (02) : 428 - 436
  • [4] 2001—2007年兰州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污染特征分析
    陈雷华
    余晔
    陈晋北
    李万源
    李江林
    [J]. 高原气象, 2010, 29 (06) : 1627 - 1633
  • [5] 北京地区一次典型大雾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分析
    刘熙明
    胡非
    邹海波
    曹晓彦
    窦军霞
    [J]. 高原气象, 2010, 29 (05) : 1174 - 1182
  • [6] 上海雾和霾日数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规律
    靳利梅
    史军
    [J]. 高原气象 , 2008, (S1) : 138 - 143
  • [7] 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地面风场效应
    吴彦
    王健
    刘晖
    路光辉
    崔新华
    [J]. 中国沙漠, 2008, (05) : 986 - 991
  • [8] 夏秋季节天气系统对边界层内大气中PM浓度分布和演变过程的影响
    任阵海
    苏福庆
    陈朝晖
    洪钟祥
    程水源
    高庆先
    冯丽华
    [J]. 大气科学 , 2008, (04) : 741 - 751
  • [9] 1961-2005年中国霾日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
    高歌
    [J]. 地理学报, 2008, (07) : 761 - 768
  • [10] 珠江三角洲霾天气的近地层输送条件研究
    吴兑
    廖国莲
    邓雪娇
    毕雪岩
    谭浩波
    李菲
    蒋承霖
    夏冬
    范绍佳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1) :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