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安徽段水质与产业密度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陈广洲
汪家权
李如忠
钱家忠
机构
[1]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工程系
[2]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
[4] 安徽合肥
关键词
淮河安徽段; 水质; 产业密度; 时空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通过对淮河安徽段各城市水质及其相应产业密度的分析,以产业密度为自变量,以区域水污染综合指数为因变量,得到水质与产业密度的关系拟合曲线。通过对曲线形状分析表明:淮河安徽段各地、市虽已处于良性发展阶段,但仍需进一步巩固治污成果,其主要支流的水质状况还不容乐观;依据时空等价模型,应积极引导经济发展程度低的城市在未来发展中按曲线展示规律转变;此外,为保护水环境和实施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加大对水环境的治理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60 +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水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AHP评价系统探讨 [J].
陈广洲 ;
黄明 ;
刘万青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45-48
[2]   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 [J].
张晓东 ;
池天河 .
地理研究, 2001, (04) :506-515
[3]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初探 [J].
王茂军 ;
张学霞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02) :81-86
[4]   长江上游水质与产业密度关系数学模型 [J].
苏春江 ;
何锦峰 ;
陈国阶 .
环境科学, 2000, (02) :16-19
[5]   淮河还清 前景有望 [J].
夏青 ;
田仁生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9, (03) :10-17
[6]   长江水质的区域差异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J].
陈国阶 ;
杨宏伟 .
重庆环境科学, 1997, (04) :13-17
[7]   长江水质评价与沿江产业发展决策 [J].
陈国阶 .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05) :339-344
[8]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曲福田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