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岷江叠溪古堰塞湖的发现
被引:60
作者:

王兰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杨立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王小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段丽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古堰塞湖;
湖相沉积物;
地震滑坡;
岷江叠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1933年8月25日,四川岷江上游叠溪发生了一次7.5级地震。在叠溪地震引发的较场大滑坡上覆盖有较古老的厚土层,国内学者对其成因有不同解释。作者在开展叠溪地震滑坡调研中,发现并确认这是一套古堰塞湖相沉积物,当时的堰塞坝处在原叠溪古镇至下游马老顶乡一带长达数千米的河段,因此定名为叠溪古堰塞湖。古堰塞湖相沉积物厚度最大可达200余米,为一套层理清晰的粉土-黏土层。由叠溪向上游约30km河段,沿江断续可见这套沉积物,且有明显的相变。14C测年,湖相沉积物底部形成时代距今22ka,顶部距今约10ka,据此判断叠溪古堰塞湖维持了12ka。此外作者在较场一带还发现了以湖相沉积物为"基座"的五级"阶地",这些"阶地"上保存完好的二元结构河流相沉积物。该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叠溪古堰塞湖的基本特征,初步论述了其中包含的地质环境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中国湖泊与环境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2) : 125 - 132韩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李艳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张维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张丽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 [2] 岷江叠溪古堰塞湖沉积物碳酸盐碳氧同位素记录所揭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2, (02) : 93 - 98段丽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研究所王兰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研究所杨立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研究所董孝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研究所
- [3] 四川较场弧形构造与1933年叠溪地震发震构造的再讨论[J]. 中国地震, 2002, (02) : 65 - 74黄祖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唐荣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刘盛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 [4] 湖泊记录中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指标及其地质灾害信息[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2, (01) : 40 - 45段丽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王兰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董孝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 [5] 岱海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1) : 93 - 95孙千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兴措湖沉积物有机碳及其同位素记录揭示的近代气候与环境[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 (04) : 37 - 42吴敬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南京Andreas Luecke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南京李世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南京夏崴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南京
- [7] 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序列与古气候变化[J]. 地质学报, 2000, (04) : 363 - 370胡东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国土学院张华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国土学院李炳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国土学院温景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国土学院
- [8] 四川岷江叠溪较场地震滑坡及环境保护[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0, (03) : 195 - 199王兰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成都杨立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成都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卫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成都
- [9] 高分辨率古环境指示器——湖泊纹泥研究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2) : 71 - 75李万春,李世杰,濮培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10] 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J]. 科学通报, 1999, (06) : 579 - 587王苏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实验室!南京张振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实验室!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