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16
作者
卜翠萍 [1 ]
苏玉山 [2 ]
魏红红 [2 ]
王劲松 [2 ]
李淑筠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十屋断陷; 构造演化; 生烃史;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构造发育史、烃源岩的生烃史、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研究,综合分析了盆地的成藏期次。十屋断陷形成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登娄库末期构造运动和嫩江末期构造运动,是十屋断陷期局部圈闭的主要形成时期。在营城组沉积时期,沙河子组源岩开始大量生油;到登娄库组沉积之后,沙河子组源岩开始生气,营城组源岩进入主生油期;到泉头组沉积时期,营城组源岩达到生油高峰,青山口组-嫩江组沉积时期为生气高峰期。主要目的层砂岩裂隙中的流体包裹体形成温度主要为三个温度区间:70~80℃,90~110℃及120~140℃;与热史和埋藏史相结合,推测油气藏的成藏时间约为120 Ma前,85 Ma前和72 Ma前左右。综合分析认为,十屋断陷经历了三期油气成藏过程,即登娄库末期、泉头-嫩江期和嫩江末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吐哈盆地鄯善油田油气运聚期次及成藏过程研究 [J].
姜振学 ;
庞雄奇 ;
黄志龙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104-107+131
[2]   断陷盆地中含油气系统的特征 [J].
陈建渝 ;
熊书权 ;
毕研鹏 ;
田波 .
石油学报, 2000, (02) :36-41+3
[3]   包裹体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与问题讨论 [J].
少波 ;
顾家裕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04) :68-73+84
[4]   松辽盆地南部有机包裹体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J].
陈孔全,徐言岗,张文淮,肖海燕,唐黎明,张玉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2) :138-14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