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参照点模型及其语言体现

被引:33
作者
李丛禾
机构
[1]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认知参照点; 领属结构; 回指; 主题结构; 转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 [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人类通过在现实世界中的互动性体验产生基本的意象图式,构成各种理想化认知模型(ICM),其中一种重要的ICM就是认知参照点模型(CRPM)。研究了Langacker(1991)提出的认知参照点模型。该模型有着普遍的语言体现,是许多语言构式的概念原型。运用该模型对英汉语中的领属结构、语言转喻、主题结构以及代词回指现象等语言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该模型是语言体验性的重要表现,它对多种语言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较大的应用潜力,为语言分析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Language[P]. 英国专利:GB201211594D0,2012-08-15
[2]  
Paths Through Conceptual Structure:Constraintson Pronominal Anaphora. Van Hoek. . 1992
[3]  
照应词的认知分析[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高原著, 2003
[4]  
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沈家煊主编, 2005
[5]   认知参照点原则与语篇连贯——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分析 [J].
王寅 .
中国外语, 2005, (05) :17-22+29
[6]   概念参照视点:语篇指称解释的认知思路 [J].
王义娜 .
外语学刊, 2005, (05) :83-87
[7]  
Foundations ofCognitive Grammar Vol.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 Langacker,R.W. . 1991
[8]  
Conceptual Grouping and Pronominal A-naphora. Langacker,R.W. Studies in anaphora . 1996
[9]  
Metonymy in Grammar. Langacker,R.W. Journal ofForeign Languages . 2004
[10]  
Accessing Noun-phrase Antecedents. Ariel,M.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