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环流形势下北京降雪空报原因

被引:8
作者
魏东
廖晓农
杨波
机构
[1] 北京市气象台
关键词
降雪; 空报; 成因分析;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0.02.007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资料及微波辐射计、风廓线等新型探测资料,分析了2007年2月7日当大尺度环流形势非常有利并且华北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降雪的情况下,京津地区未产生降水及导致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大范围环流形势演变分析结果表明,700 hPa以上辐合系统前部的偏南气流将水汽输送到降水区,且回流冷空气形成的冷楔和华北倒槽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弱冷空气南压导致倒槽填塞没有影响京津地区而且边界层内辐合系统产生的上升气流较弱是造成京津绝大部分地区未出现降水的原因之一。大湿度区层次高、湿层薄是北京城区没有降雪的另一重要原因。造成此次降雪空报的主要原因是:数值模式对边界层相对湿度预报过高,且时效间隔较长、其间的天气形势难以判断;不利于降雪的实况信息显现得过晚。北京东部个别测站出现降水的可能原因是在短时回流条件具备的同时有高空槽过境,但动力抬升条件差。在较强偏南暖湿气流提供水汽的同时,海拔高、水汽易于凝结是北京西北部的几个较高海拔测站出现降雪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8+281 +2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华北回流暴雪发展机理个例研究 [J].
周雪松 ;
谈哲敏 .
气象, 2008, (01) :18-26
[2]   青海南部地区初冬雪灾变化及环流特征 [J].
王希娟 ;
时兴合 ;
徐亮 ;
张景华 .
气象科技, 2007, (03) :345-350
[3]   一次“高影响天气”的弱降雪过程的数值研究 [J].
蒋建莹 ;
史历 ;
倪允琪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2) :231-237
[4]   大雪预报失误个例分析 [J].
孙欣 ;
曲晓波 ;
沈玉敏 ;
陈传雷 .
气象科技, 2005, (01) :50-52
[5]   北京连续降雪过程分析 [J].
王迎春 ;
钱婷婷 ;
郑永光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1) :58-65
[6]   北京地区一次小雪天气过程造成路面交通严重受阻的成因分析 [J].
孙继松 ;
梁丰 ;
陈敏 ;
廖晓农 .
大气科学, 2003, (06) :1057-1066
[7]   威海市冬季暴雪的天气气候特征 [J].
周淑玲 ;
闫淑莲 ;
不详 .
气象科技 , 2003, (03) :183-185+189
[8]   北京“12·7”降雪过程的分析研究 [J].
赵思雄 ;
孙建华 ;
陈红 ;
齐琳琳 ;
赵翼浚 ;
李爱国 ;
李云云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1) :7-21
[9]   北京1980~1994年降雪的天气气候分析 [J].
仪清菊 ;
刘延英 ;
许晨海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9, (02) :122-127
[10]   一次比较典型的暖性锢囚锋 [J].
扈忠慈 .
气象, 1981, (04)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