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上游山丘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14
作者
何方 [1 ]
吴楠 [2 ,3 ,4 ]
李玲 [1 ]
高吉喜 [4 ]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
关键词
淮河上游山丘区; 景观格局; 时空变化; GIS; 景观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ArcGIS9.2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3.3的支持下,运用叠加分析(overlay)和景观的空间格局指数方法对淮河上游山丘区1990年、1995年和2000年3期的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探讨其景观格局变化与相应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990-2000年的10a间,研究区景观结构总体未发生重大变化。(2)10a间,研究区内平原区水田景观类型向平原区旱地、林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类型转化的趋势显著。(3)10a间,研究区整体景观异质性上升,斑块趋向离散,连接性下降。(4)研究区后5a部分面积优势景观类型较前5a的破碎化程度均有减弱,斑块聚集度增加且连接性变强。(5)研究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GIS与RS技术支持下的北京西北地区景观格局优化
    岳德鹏
    王计平
    刘永兵
    李海龙
    谢怀慈
    王冬梅
    [J]. 地理学报, 2007, (11) : 1223 - 1231
  • [2] 湘江流域中上游景观格局及其变化
    刘淳
    刘明
    王克林
    陈洪松
    [J]. 生态学杂志, 2007, (11) : 1822 - 1827
  • [3] 云南澜沧江流域景观格局时空动态研究
    王娟
    崔保山
    姚华荣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4) : 85 - 89+97
  • [4] 较大尺度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嘉陵江中下游地区为例
    汤庆新
    张宝雷
    周万村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2) : 69 - 71
  • [5] 环太湖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仇恒佳
    卞新民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1) : 81 - 85
  • [6] GIS支持下的岷江上游流域景观格局分析
    叶延琼
    陈国阶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1) : 112 - 115
  • [7] 岷江上游典型时期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初步分析
    胡志斌
    何兴元
    江晓波
    赵永华
    胡远满
    常禹
    李月辉
    韩文权
    刘淼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0) : 1797 - 1803
  • [8] 基于RS与GIS的三工河流域生态景观格局分析
    黄俊芳
    王让会
    师庆东
    [J]. 干旱区研究, 2004, (01) : 33 - 37
  • [9] 三工河流域荒漠绿洲植被动态及其成因分析
    赵成义
    宋郁东
    王玉潮
    蒋平安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 249 - 254
  • [10] 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胡震峰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 (12) : 143 -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