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上游山丘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14
作者
何方 [1 ]
吴楠 [2 ,3 ,4 ]
李玲 [1 ]
高吉喜 [4 ]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
关键词
淮河上游山丘区; 景观格局; 时空变化; GIS; 景观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ArcGIS9.2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3.3的支持下,运用叠加分析(overlay)和景观的空间格局指数方法对淮河上游山丘区1990年、1995年和2000年3期的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探讨其景观格局变化与相应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990-2000年的10a间,研究区景观结构总体未发生重大变化。(2)10a间,研究区内平原区水田景观类型向平原区旱地、林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类型转化的趋势显著。(3)10a间,研究区整体景观异质性上升,斑块趋向离散,连接性下降。(4)研究区后5a部分面积优势景观类型较前5a的破碎化程度均有减弱,斑块聚集度增加且连接性变强。(5)研究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1]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傅伯杰等编著, 2001
  • [12] 景观生态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邬建国[著], 2001
  • [13] Can landscape indices predict ecological processes consistently?
    Tischendorf, L
    [J]. LANDSCAPE ECOLOGY, 2001, 16 (03) : 235 - 254
  • [14] Landscape Ecology: The Effect of Pattern on Process[J] . M G Turner.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 1989
  • [15] Indices of landscape pattern
    O'Neill, R. V.
    Krummel, J. R.
    Gardner, R. H.
    Sugihara, G.
    Jackson, B.
    DeAngelis, D. L.
    Milne, B. T.
    Turner, M. G.
    Zygmunt, B.
    Christensen, S. W.
    Dale, V. H.
    Graham, R. L.
    [J]. LANDSCAPE ECOLOGY, 1988, 1 (03) : 153 - 162
  • [16] 近10年来长江下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李晓文
    方精云
    朴世龙
    [J]. 地理学报, 2003, (05) : 659 - 667
  • [17] 三工河流域绿洲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
    王玉朝
    赵成义
    蒋平安
    宋郁东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3) : 51 - 55
  • [18] 黑河流域景观结构分析
    卢玲
    李新
    程国栋
    肖洪浪
    [J]. 生态学报, 2001, (08) : 1217 - 1224+1393
  • [19] 五台山高山带景观的遥感分析
    曹燕丽
    崔海亭
    刘鸿雁
    戴君虎
    王高建
    [J]. 地理学报, 2001, (03) : 297 - 306
  • [20]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景观变化研究
    卢玲
    程国栋
    李新
    不详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1, (01) : 68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