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中的“包干责任制”及其影响

被引:15
作者
金江峰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包干责任制; 行政包干制;
D O I
10.16501/j.cnki.50-1019/d.2020.02.015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伴随国家治理重心下移,基层治理任务增多,"包干责任制"成为村级组织化解治理压力的重要机制。村级组织内部通过关系型包干、参与式督办、积分制考核与多重化激励等机制保证了治理任务的落实和治理压力的纾解。"包干责任制"实践也带来行政任务社会化和社会事务行政化的乡村治理结构性矛盾,需要乡村治理的技术性与社会性平衡。在理论层面,"包干责任制"是对乡村治理机制研究的丰富,有助于研究者透过此窗口进一步洞悉村级组织运作的内在机制。"包干责任制"虽有行政包干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痕迹,但其表现出的主体间非契约性关系、权力相对集中、关系型包干、过程干预和多重激励等特点,说明其并非是行政包干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在乡村治理场域的简单复制,而是具有乡土特色的治理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7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论农地征用中的基层政府行为 [J].
李增元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 48 (06) :56-64
[2]   自保式低保执行——精准扶贫背景下石村的低保实践 [J].
李棉管 .
社会学研究, 2019, 34 (06) :188-212+246
[3]   行政发包制下的府际联合避责:生成、类型与防治 [J].
李晓飞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10) :94-100
[5]   服务下乡背景下的基层“治理锦标赛”及其后果 [J].
金江峰 .
中国农村观察, 2019, (02) :123-133
[6]   政策吸纳:理解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偏差的新视角——基于黔西南M县Y乡的田野调查 [J].
雷望红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5 (01) :31-37
[7]   去“悬浮化”与有效治理:新时期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逻辑与类型学分析 [J].
陈亮 ;
李元 .
探索, 2018, (06) :109-115
[9]   后税费时代乡村治理问题与治理措施——基于文献的讨论 [J].
吴蓉 ;
施国庆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06) :117-128
[10]   村干部职业化的生成机制及路径创新 [J].
王惠林 ;
杨华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 (04) :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