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染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谢群
万榕
林旭
林建银
机构
[1] 福建医科大学分子医学中心福建省高校感染与肿瘤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基因表达谱; 高通量基因芯片; 黑色素瘤; B16F1细胞; 侵袭与转移; 小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9.5 [皮肤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背景与目的:本实验室已证明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nake venom cystatin,sv-cystatin)具有抗肿瘤侵袭转移作用,为了进一步阐明其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技术探讨sv-cystatin基因转染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分别将pcDNA3.1/sv-cystatin及空载体pcDNA3.1转染B16F1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B16F1/sv-cystatin及B16F1/pcDNA3.1细胞株,提取总mRNA,应用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差异表达基因,半定量RT-PCR法分别验证5个上调和5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B16F1细胞经转染sv-cystatin后,共检测了1218个基因,其中有45个差异表达基因,21个基因表达上调(Ratio>3),24个基因表达下调(Ratio<0.5),这些基因的功能涉及细胞粘附迁移、细胞免疫调节、增殖分化与凋亡、基因转录和细胞内信号转导等方面。10个差异表达基因的RT-PCR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分析结果相符。结论:Sv-cystatin不仅具有抑制细胞外基质的作用,而且还具有细胞免疫调节、增殖分化与凋亡、基因转录和细胞内信号转导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716 / 7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表达对黑色素瘤B16细胞侵袭与转移的作用 [J].
万榕 ;
郑海音 ;
宋军 ;
翁绳美 ;
林旭 ;
林建银 .
解剖学报, 2006, (06) :640-645
[2]   蛇毒cystatin基因转染抗人胃腺癌细胞体外侵袭作用的研究 [J].
万榕 ;
郑海音 ;
宋军 ;
林旭 ;
林建银 .
中国肿瘤临床, 2005, (17) :961-965
[3]   蛇毒cystatin基因合成及其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J].
宋军 ;
万榕 ;
翁绳美 ;
林旭 ;
林建银 .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4, (03) :241-245
[4]   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 of metastatic and primary oral cancer cells to TRAIL-induced apoptosis [J].
Vigneswaran, N ;
Wu, J ;
Nagaraj, N ;
Adler-Storthz, K ;
Zacharias, W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2005, 26 (01) :1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