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磐石市地下水环境质量分析

被引:4
作者
杨宁 [1 ]
曹剑峰 [1 ]
石娜 [1 ]
李京京 [2 ]
肖云龙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中国网通沈阳市分公司  3. 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灰色聚类法; 地下水环境质量;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6.s1.011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基于ArcGIS建立了磐石市29个监测点的水质信息数据库,采用灰色聚类法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地下水中常规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掌握了地下水质量状况。磐石市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质量良好,达到、级标准。地下水中化学组分的含量从郊区向市区逐渐增加,市区地下水质量为、级标准。地下水已遭受污染,地下水开采降落漏斗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是市区地下水遭受污染的主要诱发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地下水水质评价分类中的应用 [J].
孙涛 ;
潘世兵 ;
李永军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 (03) :58-61
[2]   灰关联方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郭东明 ;
栾天新 .
东北水利水电, 2000, (09) :37-38+42
[3]   用灰色聚类法对石羊河下游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J].
王双合 .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0, (01) :59-63
[4]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法 [J].
郑成德 .
水文, 1998, (04) :24-29
[5]   多级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及应用 [J].
贺北方 ;
于章林 ;
刘正才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89, (06) :1-6
[6]  
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汤国安等[编著], 2002
[7]  
水资源保护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高健磊等编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