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中国大城市保障房社区的社会融合研究——以广州为例
被引:33
作者:
陈宏胜
[1
]
李志刚
[2
,3
,4
,5
]
机构:
[1]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3]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4] 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
[5] 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来源:
关键词:
保障房社区;
社会融合;
广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31 [居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对广州保障房社区社会融合状况作了分析与测度,并对影响机制进行探究。研究表明,保障房社区社会融合度偏低(51.99),其融合的四个维度中"情感适应"最高(68.42),其次为"环境融合"(53.19)和"邻里交往"(50.33),最低为"社区互动"(40.70),保障房社区的社会融合呈现"内卷化"趋势。在社会融合的影响机制上,户籍制度和工作对"邻里交往"影响显著,个人和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对"社区互动"、"情感适应"影响显著,而"环境融合"则受户籍和居住时间的影响。文章提出,大规模建设城市保障房的背景下,应更多地关注社区发展,防止保障房社区沦为城市的"贫困孤岛"。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