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季风涌对我国东部大尺度降水过程的影响分析

被引:59
作者
琚建华 [1 ]
孙丹 [2 ]
吕俊梅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2]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季风涌; 季节内振荡; 纬向传播; 经向传播; 大尺度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NECP/NCAR资料中850 hPa纬向风分量进行30~60天带通滤波,用大气季节内振荡(ISO)来表征东亚夏季风涌的活动特征。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分别出现涝年时,都伴有很显著的季风涌向北传播的特征。季风涌的北传实质就是季风中来自热带地区ISO的向北传播。季风涌北传过程中,得到来自东西两侧纬向传播的ISO补充。纬向传播的ISO在110°E120°E附近汇合后增强自热带地区向北传的季风涌,使得季风涌在经向上可以继续向北传播,并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大尺度降水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纬向补充的ISO特征差异对我国东部大尺度降水位置会产生一定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129 / 113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北半球副热带—中纬度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的纬向传播与东亚夏季旱涝 [J].
韩荣青 ;
李维京 ;
董敏 .
气象学报, 2006, (02) :149-163
[2]   东亚夏季风区的低频振荡对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影响 [J].
琚建华 ;
赵尔旭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2) :163-171
[3]   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振荡研究 [J].
琚建华 ;
钱诚 ;
曹杰 .
大气科学, 2005, (02) :187-194
[4]   亚洲赤道地区大气动能的纬向传播 [J].
高辉 ;
陈隆勋 ;
何金海 ;
陶诗言 ;
金祖辉 .
气象学报, 2005, (01) :21-29
[5]   大气季节内振荡研究的新进展 [J].
李崇银 .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07) :15-22
[6]   2003年夏季的异常天气及预测试验 [J].
孙建华 ;
卫捷 ;
张小玲 ;
陈红 ;
赵思雄 ;
陶诗言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1) :203-217
[7]   夏季长江流域暴雨洪涝灾害的天气气候条件 [J].
张庆云 ;
陶诗言 ;
张顺利 .
大气科学, 2003, (06) :1018-1030
[8]   大气季节内振荡及其重要作用 [J].
李崇银 ;
龙振夏 ;
穆明权 .
大气科学, 2003, (04) :518-535
[9]   1998年夏季中国暴雨洪涝灾害的气象水文特征 [J].
张顺利 ;
陶诗言 ;
张庆云 ;
张小玲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04) :442-457
[10]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几个基本问题 [J].
李崇银 .
热带气象学报, 1995, (03) :27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