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千岛湖深水区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变化格局

被引:24
作者
胡忠军 [1 ]
孙月娟 [1 ]
刘其根 [1 ]
何光喜 [2 ]
陈来生 [2 ]
曲宪成 [1 ]
余员龙 [1 ]
史文 [1 ]
刘国栋 [1 ]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
千岛湖; 底栖动物; 群落组成; 密度; 生物量; 垂直分布; 水平空间分布; 季节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7-2008年对浙江千岛湖深水区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共调查到8种底栖动物,其中寡毛类7种,线形动物门1种.群落类型不存在季节差异,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和正颤蚓.群落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94.6ind./m2和0.54g/m2.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密度和生物量无季节变化,但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两者均是上游>中游>下游.密度和生物量与水深、透明度显著负相关,前者与水柱混合水样的TN和TP、与底部局部水样的TP显著正相关,后者与水柱混合水样的TP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深是密度和生物量的唯一最优解释因子,随水深增加密度和生物量均呈指数式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上海崇明明珠湖摇蚊幼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水质的指示作用[J]. 胡忠军,刘其根,陈立婧,彭自然.应用生态学报. 2009(04)
[2]  
Ecology of macrozoobenthic communities in two plateau lakes of Southwest China[J]. 崔永德,王洪铸.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8(04)
[3]   高原深水湖泊抚仙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J].
熊飞 ;
李文朝 ;
潘继征 .
生物多样性, 2008, (03) :288-297
[4]   千岛湖蚤状溞垂直分布格局及其季节与昼夜变化 [J].
朱爱娇 ;
姚建良 ;
薛俊增 .
海洋湖沼通报, 2007, (04) :120-128
[5]   千岛湖水华发生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附视频 [J].
刘其根 ;
陈立侨 ;
陈勇 .
海洋湖沼通报, 2007, (01) :117-124
[6]   湖北道观河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J].
马徐发 ;
熊邦喜 ;
王明学 ;
王银东 ;
王卫民 ;
刘小玲 ;
徐木生 ;
张林林 ;
胡秋生 ;
王喜波 .
湖泊科学, 2004, (01) :49-55
[7]   千岛湖轮虫群落结构及水质生态学评价 [J].
李共国 ;
虞左明 .
湖泊科学, 2003, (02) :169-176
[8]   浙江千岛湖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J].
李共国 ;
虞左明 .
生物多样性, 2001, (02) :115-121
[9]   太平湖水库的底栖动物 [J].
刘保元 ;
梁小民 .
湖泊科学, 1997, (03) :237-243
[10]  
千岛湖保水渔业及其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D]. 刘其根.华东师范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