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错与问责的边界:基于对两类政策文本的比较分析

被引:28
作者
杜兴洋 [1 ]
陈孝丁敬 [2 ]
机构
[1] 中国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容错机制; 官员问责制; 边界;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7.05.006
中图分类号
D262.3 [党的干部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要求保护和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干部大胆改革创新,然而现实却仍然存在官员不作为的现象,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建立容错机制。界定容错与问责的边界是实行容错免责、激励干部改革创新的关键。为了厘清容错与问责的边界,基于两类政策文本的比较分析,构建了一个以行为动机、决策过程、社会影响和主导因素为主要分析要素的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分析框架的构架厘清容错与问责边界,为完善容错与问责的制度建设提供依据,进而实现治理不作为现象和激励官员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目标,促进政府效能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公共管理导论.[M].(澳) 休斯;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解构民意.[M].喻国明著;.华夏出版社.2001,
[3]  
法学大辞典.[M].邹瑜;顾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
[4]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5]   国内问责制研究的定量定性分析与评价 [J].
胡洪彬 .
湖北社会科学, 2016, (02) :43-50
[6]   构建容错机制的逻辑悖论与破解之策 [J].
刘明定 .
领导科学, 2016, (06) :22-24
[7]   反腐高压态势下党员领导干部“不作为”问题研究 [J].
山西省党建研究会课题组 ;
马友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 8 (02) :41-47
[8]   论党政官员问责制——关于党政官员问责的概念、模式、程序和趋势研究 [J].
时运生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9, (06) :29-34
[9]   社会舆论影响模式探析——以现阶段经济发展为例 [J].
张娜 .
当代传播, 2009, (03) :42-44
[10]   近年来国内政府官员问责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J].
肖光荣 .
政治学研究, 2007, (03) :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