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的确定性与公正的可检验性

被引:17
作者
白建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的确定性; 公正的可检验性; 示范性案例;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8.02.009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030101 ;
摘要
对法的确定性问题素有肯定与怀疑两说。本文从刑法实证研究的角度,基于几千个最高法院示范性案例的分析发现:用法庭认定的规范性事实只能预测大约48.8%的量刑结果;理论归纳后的法律理由与法律结果之间的关系又呈现出某种确定性;不同法律事实对刑罚轻重有程度不同的解释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导出了公正的可检验性命题,并阐述了公正的检验标准以及审判质量管理的实践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死刑适用实证研究 [J].
白建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5) :135-145+208
[2]   我国刑罚裁量模式与刑事判例机制 [J].
邓修明 .
现代法学, 2006, (01) :115-121
[3]   法的确定性及其相对性——从人类生活的基本事实出发 [J].
李琦 .
法学研究, 2002, (05) :24-41
[4]   司法公正的标准与理性的认识、追求 [J].
张军 .
人民司法, 2001, (03) :9-12
[5]   法的形式理性论——以法之确定性问题为中心 [J].
黄金荣 .
比较法研究, 2000, (03) :289-310
[6]  
法律与解释[M]. 法律出版社 , (美) 马默, 2006
[7]  
中国案例指导[M]. 法律出版社 , 沈德咏,朱孝清主编, 2005
[8]  
经济犯罪审判指导[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沈德咏主编, 2004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编], 2003
[10]  
主体性哲学[M]. 云南人民出版社 , 郭湛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