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适用实证研究

被引:40
作者
白建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死罪阶梯; 死刑; 法律解释; 实证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最高法院示范性案例中的全部“死罪”案例为样本进行法律解释学的实证研究,发现了犯罪中是否构成死罪、死罪中是否适用死刑、死刑中是否立即执行的一些重要不同。根据这些发现,文章认为法律解释既是规范判断又是自主判断,应尽可能提高法律本身的明确性,以呼唤死刑适用更大程度上向规范层面的回归。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5+208 +20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死刑的当代命运 [J].
陈兴良 .
中外法学, 2005, (05) :513-533
[2]   死刑问题上学者与法官的距离 [J].
张明楷 .
中外法学, 2005, (05) :543-556
[3]   死刑有限存在论 [J].
谢望原 .
中外法学, 2005, (05) :598-607
[4]   死刑复核权下放与回收的三维思考 [J].
邵新 .
中外法学, 2005, (05) :585-597
[5]   死刑实证研究之死刑观的调查报告 [J].
贾宇 .
法学评论, 2005, (03) :20-33
[6]   死缓应当作为死刑执行的必经程序 [J].
张文 ;
黄伟明 .
现代法学, 2004, (04) :75-79
[7]   罪刑法定视域中的刑法适用解释 [J].
梁根林 .
中国法学, 2004, (03) :122-133
[8]   关于中国死刑制度的反思 [J].
王世洲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89-97
[9]   法律解释中的矛盾与选择 [J].
陈金钊 .
法商研究, 2004, (02) :11-15
[10]   法律解释学的转向与实用法学的第三条道路(上) [J].
陈金钊 .
法学评论, 2002, (01)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