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家庭和个体视角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就业可达性——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9
作者
易成栋
高萌 [1 ]
张纯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
经济适用房; 就业可达性; 职住平衡;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自我国开始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住房保障体系以来,保障房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促进了安居。然而,它是否也促进了乐业引起了广泛关注。以北京为例,根据保障房申请和分配数据,基于项目、家庭和个体视角分析了经济适用房的就业可达性。发现经济适用住房居民的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特征不同于一般城市居民;经济适用房居民通勤距离较长、就业可达性较差。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有经济适用房建设分配制度、城市居住和就业中心格局,保障房项目的区位;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有户口、人口年龄、家庭人口数、是否有孩子上学等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