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高通量测序与稳定性同位素示踪DNA/RNA技术研究稻田红壤甲烷氧化的微生物过程

被引:32
作者
郑燕 [1 ,2 ]
贾仲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 稳定性同位示踪DNA/RNA; 稻田红壤; 甲烷好氧氧化;
D O I
10.13343/j.cnki.wsxb.2013.02.004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目的】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复杂土壤环境中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特定功能微生物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利用稳定性同位素示踪微生物核酸DNA/RNA,研究复杂土壤中关键元素转化的微生物调控机制。【方法】针对我国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发育的3种稻田红壤,围绕13C-甲烷好氧氧化的微生物过程,在DNA和RNA水平高通量测序土壤微生物群落16S rRNA基因和16S rRNA,通过超高速密度梯度离心土壤微生物总核酸获得13C-标记的DNA/RNA,进一步采用克隆文库技术研究稻田红壤甲烷好氧氧化的微生物作用者。【结果】新一代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3种稻田红壤甲烷的好氧氧化过程中,甲烷好氧氧化菌占土壤整体微生物群落的丰度显著增加,RNA水平的增幅显著高于DNA水平,能够更为灵敏地反映土壤甲烷好氧氧化的微生物过程。3种稻田红壤甲烷的好氧氧化过程中,类型Ⅰ和类型Ⅱ甲烷好氧氧化菌在湖南古市土壤中显著增加,湖南桃源土壤中类型Ⅱ甲烷好氧氧化菌增加明显,而类型I甲烷好氧氧化菌在广东雷州土壤中增幅最大。进一步利用13C-DNA和13C-RNA分别构建pmoA基因和16S rRNA克隆文库,发现类型I甲烷好氧氧化菌主导了湖南古市和广东雷州稻田红壤甲烷的好氧氧化过程,类型II甲烷好氧氧化菌主导了湖南桃源稻田红壤甲烷的好氧氧化过程。【结论】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在整体微生物群落水平,清楚反映复杂土壤中特定功能微生物的生理生态过程,而RNA较DNA水平的分析更为灵敏;稳定性同位素示踪微生物核酸DNA/RNA技术能够准确地揭示复杂土壤重要过程的微生物作用者。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3次连续重复提取DNA能较好反映土壤微生物丰度 [J].
郭赟 ;
吴宇澄 ;
林先贵 ;
钟文辉 ;
丁维新 ;
朱建国 ;
贾仲君 .
微生物学报, 2012, 52 (07) :894-901
[2]   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DNA-SIP原理与应用 [J].
贾仲君 .
微生物学报, 2011, 51 (12) :1585-1594
[3]  
土壤微生物研究原理与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林先贵, 2010
[4]  
Stable isotope probing of rRNA and DNA reveals a dynamic methylotroph community and trophic interactions with fungi and protozoa in oxic rice field soil. Lueders,T,Wagner,B,Claus,P,Friedrich,MW.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