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系串岭沟组球形疑源类的超微结构

被引:7
作者
彭永波
王丹
袁训来
机构
[1]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疑源类; 超微结构; 古元古代; 长城系; 串岭沟组; 蓟县; 天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3 [微体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中国天津蓟县古元古代长城系串岭沟组页岩中保存有丰富的球形疑源类化石。本文对这一微化石组合进行了光学生物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以往一些被作为属征的结构,如,膜壳壁的厚薄、网状纹饰和褶皱等,很可能是生物降解和成岩作用的结果。因此,以前描述的10个不同属的球形疑源类的系统分类有待于重新研究和厘定,也许把它们都归入光面球藻属Leiosphaeridia更合适。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球形疑源类壁的超微结构一致,都分为三层,中间层为电子密度低的较厚层,内层和外层为电子密度高的较薄层。这一特征与现生绿藻非常类似而与蓝藻包鞘明显不同,表明串岭沟组的球形疑源类可能与绿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20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北京十三陵长城系常州沟组碎屑锆石SHRIMP年龄:华北克拉通盖层物源区及最大沉积年龄的限定 [J].
万渝生 ;
张巧大 ;
宋天锐 .
科学通报, 2003, (18) :1970-1975
[2]   华北地区古元古代真核生物化石 [J].
孙淑芬 ;
朱士兴 .
地质学报, 2000, (02) :116-122+193
[3]   河北宽城长城系下部页岩相微体古植物群及其与邻区的对比 [J].
阎玉忠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5, (04) :349-373+453-456
[4]   蓟县剖面杨庄组和雾迷山组形成年龄的研究 [J].
王松山,桑海清,裘冀,陈孟莪,李明荣 .
地质科学, 1995, (02) :166-173
[5]   长城系团山子组火山岩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李怀坤,李惠民,陆松年 .
地球化学, 1995, (01)
[6]   河北庞家堡常州沟组页岩相微古植物 [J].
阎玉忠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1, (02) :183-191+193
[7]   蓟县长城系大红峪组火山岩的单颗粒锆石U-Pb法准确定年 [J].
陆松年 ;
李惠民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91, (01) :137-146
[8]   中朝准地台中—末元古代地质演化的初步探讨 [J].
陈晋镳 .
地质论评, 1983, (01) :1-8
[9]   燕辽地区震旦纪微古植物群及其地质意义 [J].
邢裕盛 ;
刘桂芝 .
地质学报, 1973, (01) :1-51+138
[10]  
中国疑源类化石[M]. 科学出版社 , 尹磊明编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