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病育种的战略问题——小麦对锈病、白粉病第二线抗源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82
作者
杨作民
唐伯让
沈克全
夏先春
机构
[1] 北京农业大学!北京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叶锈病; 白粉病; 二线抗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3.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1979年起,逐步形成了一套包括抗源搜集、筛选、分析、遗传研究和转育等5个步骤的抗源搜集、研究和应用体系。目的在于寻求尽可能多的,不同于1BL/1RS所含有的Yr9,Lr26和Pm8的,多样化的第二线抗源,并将它们转育到较好的遗传背景中去。至目前为止,已找到33个不同于上述基因的二线抗源,并用其中一些育成了62个农艺性状大为改善的抗病种质,已先后分发给兄弟单位应用。它们的进一步应用将会使我国小麦对这些病害的抗性更为持久,产量更为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我国小麦条锈病防治研究的进展
    汪可宁
    谢水仙
    刘孝坤
    吴立人
    王剑雄
    陈杨林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1988, (02) : 1 - 8
  • [2] 1975—1984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附视频
    汪可宁
    吴立人
    孟庆玉
    谢水仙
    路端谊
    袁文焕
    于孝如
    宋位中
    刘守俭
    王吉庆
    杨家秀
    黄光明
    李艳芳
    杨世诚
    [J].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02) : 17 - 23
  • [3] 小麦育种理论与实践的进展.[M].庄巧生;王恒立主编;.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