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吗?——基于教育增值测量的净效应估计

被引:28
作者
方超
王顾学
黄斌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认知能力; 家庭教育; 学生发展; 互联网偏好;
D O I
10.13966/j.cnki.kfjyyj.2019.04.011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信息技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中国人民大学的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2014~2015),借鉴教育增值模型并采用准实验的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信息技术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净影响。研究发现:1)基准回归表明信息技术利用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之间正相关,但互联网的娱乐偏好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呈反向变化关系;2)家庭信息技术利用与否受到有效需求与可能的供给两方面制约,父母对互联网有效需求的上升将推高家庭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但对子女互联网娱乐偏好的引导与规制以及未来教育期望的上升则将抑制家庭信息技术的供给;3)倾向得分匹配法揭示了信息技术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净影响落入[0.116,0.126]的取值区间,并且揭示了信息技术对认知增量的干预作用使其成为缩小教育不平等的重要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1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非认知能力、家庭教育期望与子代学业成绩——基于CEPS追踪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方超 ;
黄斌 .
全球教育展望, 2019, 48 (01) :55-70
[2]   课堂信息技术使用对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PISA2012数学机试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林子植 ;
胡典顺 .
中国教育学刊, 2018, (12) :70-76
[3]   信息技术促进了学生的学业表现吗?——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方超 ;
黄斌 .
开放教育研究, 2018, 24 (06) :88-99
[4]   基于互联网运用的城乡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 [J].
曹丹丹 ;
罗生全 ;
杨晓萍 ;
王文涛 .
中国电化教育, 2018, (11) :9-17
[5]   家庭对子女教育的代际影响效应:理论、方法与证据 [J].
郑磊 ;
祁翔 ;
候玉娜 .
社会发展研究, 2018, 5 (03) :177-202+245
[6]   城镇化进程中教育人力资本收敛性的门槛效应与空间效应:理论假说与现实证据 [J].
方超 ;
黄斌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55 (04) :98-108
[7]   人口城镇化对省域教育人力资本收敛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J].
方超 ;
黄斌 .
复旦教育论坛, 2018, 16 (02) :83-88
[8]   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CEPS追踪数据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 [J].
方超 ;
黄斌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02) :116-124
[9]   数字鸿沟与家庭教育投资不平等 [J].
杨钋 ;
徐颖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 15 (04) :126-154+188
[10]   信息技术提升了学生素养吗?——基于PISA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陈纯槿 ;
顾小清 .
开放教育研究, 2017, 23 (03) :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