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论

被引:32
作者
苏富忠
机构
[1] 济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山东济南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和谐教育; 人的和谐发展; 和谐个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12 [全面发展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摘 要: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仅提素质教育又有着巨大的片面性;新时代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是以促进人和谐发展从而造就其和谐个性为目的的教育。人的和谐发展是在个人的自觉组织下其内在规定和外在关系上的和谐发展。和谐个性是个人自觉和谐地组织自己的各种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而形成的能进行和谐生活的相对最佳的个性。和谐个性有心理结构、心理功能、心理状态等十二个维度上的个性特征。和谐教育有系统性、科学性、继承性与创造性、多样性与持续性、先进性与开放性、适应性与超越性六方面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91 +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和谐论:全球化时代理性思维的选择 [J].
侯尚智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1, (01) :67-70
[3]   和谐文化模式论 [J].
曹德本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3) :1-5
[4]   文化的人类自觉创造物观 [J].
苏富忠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1) :101-107
[5]   让教学成为一个愉快和谐的过程——和谐教学法的研究与实验 [J].
王敏勤 .
教育研究, 1998, (10) :22-27+33
[6]   论勤劳与勤劳教育──我国当代独生子女品德教育的核心目标与基本途径 [J].
苏富忠 ;
李焕娥 .
山东教育科研, 1997, (06) :21-24
[7]   跨世纪教育课题:教育重心的转移 [J].
钟启泉 .
教育研究, 1997, (02) :44-47
[8]   素质教育散论 [J].
欧阳玉 ;
谢再根 .
教育研究, 1997, (02) :48-51
[9]   素质与教育 [J].
孙喜亭 .
教育研究, 1996, (05) :3-7
[10]  
资本论[M].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德)卡尔·马克思(KarlMarx)原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