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辽宁南部万福变质核杂岩的发现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被引:35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俊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Los
来源:
关键词:
万福变质核杂岩;
伸展构造;
晚中生代;
岩石圈减薄;
辽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宏观与微观构造测量,结合白垩纪沉积盆地组成与结构、区域岩浆活动性及其测年资料等的综合分析,揭示出在辽宁南部辽南变质核杂岩东侧存在另一个变质核杂岩构造,即万福变质核杂岩。该核杂岩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拆离断层带由不同层次构造岩构成,上盘为元古宇岩石,下盘是太古宇岩石和就位于其中的同构造花岗质侵入体。万福变质核杂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与辽南变质核杂岩构成一个变质核杂岩对,两者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该变质核杂岩对的厘定可能为阐明华北晚中生代岩石圈的力学和流变学属性以及岩石圈减薄过程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辽东的主要剪切带及其金矿化特征[J]. 地质科学, 2006, (02) : 181 - 194刘如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钢铁工业贸易集团公司天津地质研究院戴立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钢铁工业贸易集团公司天津地质研究院商木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钢铁工业贸易集团公司天津地质研究院王铁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钢铁工业贸易集团公司天津地质研究院汪振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钢铁工业贸易集团公司天津地质研究院崔武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钢铁工业贸易集团公司天津地质研究院关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钢铁工业贸易集团公司天津地质研究院
- [2] 大别山东端郯庐断裂带由走滑向伸展运动转换的40Ar-39Ar年代学记录[J]. 地质科学, 2006, (02) : 242 - 25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向必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华北晚中生代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对岩石圈减薄机制的约束[J].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01) : 21 - 26刘俊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胡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 [4] 楼子店变质核杂岩韧性变形作用的40Ar/39Ar年代学约束[J]. 地质论评, 2005, (05) : 96 - 104王新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辽东半岛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J].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3) : 305 - 317吴福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柳小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6] 中国东部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伸展构造性质——以辽东半岛南部饮马湾山岩体为例[J]. 岩石学报, 2004, (05) : 204 - 215郭春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吴福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杨进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林景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孙德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7]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及其对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J]. 地质科学, 2004, (01) : 36 - 4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苏皖地块构造演化、苏鲁造山带形成及其耦合的盆地发育[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3, (04) : 337 - 353吴根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焕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徐克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9] 辽吉古元古宙褶皱带构造分区与构造演化[J].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002, (Z1) : 214 - 220刘俊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质学系关会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质学系崔迎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质学系
- [10] 燕山运动和中国大陆晚中生代的活化[J]. 地质科学, 2002, (04) : 453 - 461吴根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