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1例15~50岁健康者骨密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38
作者
秦林林
陈金标
葛崇华
马海波
张卫
肖艳霞
包安德
机构
[1] 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同位素研究室!,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同位素研究室!,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同位素研究室!,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同位素研究室!,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同位素研究室!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多元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进一步确定骨峰形成的年龄和影响峰值骨量、骨密度的因素,为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寻找有效途径。方法对781例15~50岁健康人进行骨密度测定和生活因子调查,对生活因子与骨密度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子和有利因子。结果体重每增加10kg,男性不同部位骨密度值将相应升高0.028~0.056g/cm2,女性升高0.050~0.086g/cm2;青少年时期男性运动量每增加1个等级,骨密度在不同部位升高0.034~0.078g/cm2,女性腰椎和全身约升高0.035g/cm2;15~24岁的男性腰椎骨密度与饮酒总量呈负相关;25~50岁者全身和腰椎骨密度与抽烟总量呈负相关;女性腰椎骨密度与初潮呈负相关;女性平均母乳喂养时间与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加强青少年时期体育锻练,能有效提高峰值骨量,保持适当体重和减少烟、酒摄入量有利于预防老年骨质疏松。
引用
收藏
页码:282 / 2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绝经前生殖活动及激素特征与骨质疏松危险性的关系 [J].
徐苓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998, (01) :41-44
[2]   中国北方人骨密度及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J].
秦林林 ;
陈金标 ;
马海波 ;
葛崇华 ;
张卫 ;
肖艳霞 .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7, (03) :12-16
[3]   BONE-DENSITY AND LIFE-STYLE CHARACTERISTICS IN PRE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CHINESE WOMEN [J].
HU, JF ;
ZHAO, XH ;
CHEN, JS ;
FITZPATRICK, J ;
PARPIA, B ;
CAMPBELL, TC .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1994, 4 (06) :288-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