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羟基多巴胺单侧纹状体注射对大鼠双侧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田有勇 [1 ]
孙圣刚 [1 ]
汤翠菊 [2 ]
陈小武 [1 ]
冯媛 [1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
关键词
6-羟基多巴胺; 大鼠; 帕金森病;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5 [震颤麻痹综合征];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6-羟基多巴胺(6-OHDA)单侧纹状体注射对双侧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自一侧纹状体注射6-OHDA,对照组注射PBS;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大鼠双侧黑质和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和纤维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双侧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双侧(毁损侧与其对侧)黑质致密区TH阳性细胞数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双侧纹状体区TH阳性纤维密度均低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双侧纹状体区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双侧DOPAC和HVA含量也降低。结论6-羟多巴胺单侧纹状体注射制作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对侧黑质纹状体也有损伤。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29+242 +2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帕金森病及异动症大鼠模型纹状体神经元的电生理变化的研究 [J].
管强 ;
曹学兵 ;
孙圣刚 ;
徐岩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5, (06) :323-325+342
[2]   抗帕Ⅰ号方剂对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受体的影响 [J].
杨梅 ;
孙圣刚 ;
曹学兵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5, (02) :103-106
[3]   氧自由基在帕金森病发病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曹非 ;
孙圣刚 ;
童萼塘 ;
骆芳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3, (05) :287-290
[4]   腺病毒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脑内转移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J].
陈先文 ;
陈生弟 ;
杨国源 ;
刘军 ;
刘振国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1, (05) :48-52
[5]   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J].
曹学兵 ;
孙圣刚 ;
袁汉清 ;
徐岩 ;
童萼塘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0, (04) :212-214
[6]   大鼠帕金森氏病模型的建立 [J].
周明付,张华,吴金良,郭漳生,林玲,汤善钧,周祥庭 .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4, (04) :289-292
[7]   脑细胞悬液移植治疗黑质损伤 Ⅰ 黑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J].
邵宴平 ;
焦守恕 ;
王元身 ;
陈增 .
北京第二医学院学报, 1986, (02) :107-109+10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