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合事实”到“社群真知”——后真相时代对新闻何以为“真”的符号哲学省思

被引:19
作者
李玮 [1 ]
蒋晓丽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
新闻求真; 后真相; 符合论; 社群真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10 [新闻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后真相时代人们对"客观事实是否无效"的质疑,凸显和放大了传统"符合论"主导的新闻求真的困境。鉴于新闻的本质是"一种形式的知识",本文认为:第一,皮尔斯符号哲学体系中的"社群真知论"可以引领新闻求真实践实现从传统"符合事实"到"社群真知"的目标转向;第二,基于社群真知论所强调的"人化事实""公共合意""持续探究"特征,新闻之"真"的内涵就包含"再现之真""对话之真""历时之真"三个层层递进的构成;第三,新闻之"真"最终得以实现,理论逻辑上依赖于社会文化体裁规定的"假设为真"与新闻文本自身的"不被证伪",实践操作上则需要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化努力与新闻受众的怀疑式认知。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在“后真相”喧嚣下新闻业的坚持——一个以“副文本”为修辞的视角 [J].
潘忠党 .
新闻记者, 2018, (05) :4-16
[2]   新闻可能真实:一个符号学分析 [J].
冯月季 .
编辑之友, 2017, (11) :48-51
[4]   论收受主体视野中的新闻真实 [J].
杨保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 39 (08) :25-28
[5]   “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 [J].
张华 .
新闻大学, 2017, (03) :28-33+61+147
[7]   后真相时代意味着客观性的终结吗 [J].
蓝江 .
探索与争鸣, 2017, (04) :10-13
[8]   从“客观性”到“透明性”:新闻专业权威演进的历史与逻辑 [J].
夏倩芳 ;
王艳 .
南京社会科学, 2016, (07) :97-109
[9]   文本内真实性:一个符号表意原则 [J].
赵毅衡 .
江海学刊, 2015, (06) :22-2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