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学科评估体系的优化路径——基于第四轮学科评估若干问题的分析

被引:37
作者
解德渤
李枭鹰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学科评估; 学科建设; 中国特色; 激励相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一经公布,即引起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涉及的若干问题引人深思。"分档呈现"与"排名混战"的事实投射出学术锦标赛思维在大学依然根深蒂固。"学科评估"与"学科建设"的分立映射出统一化学术管理与多元化学术诉求之间的实践困境。"评估指标"与"评估结果"的差异折射出学科评估合法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制度性失灵。"分类发展"与"领跑跟跑"的现实透射出不同教育政策之间的龃龉不合以及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纠结心理。诸多问题的出现,是学科评估制度"激励失效"的具体表征,而作为"惯习"存在的行政化思维则是问题产生的根源。以"激励相容"为典型特征的D-Map很可能会成为我国新一轮学科评估理念更新与技术革新的根本出路,也将成为中国特色学科评估体系的优化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研究型大学学科国际评估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大学为例 [J].
蒋笑莉 ;
王征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 (10) :44-48
[12]   学术等级系统与锦标赛制 [J].
阎光才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0 (03) :8-23+187
[13]   U-Map:欧洲版本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 [J].
茹宁 .
中国高教研究, 2012, (03) :49-53
[14]   “根叔”现象:大学进入后现代的征候 [J].
王洪才 .
大学教育科学, 2010, (06)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