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尾桉工业原料林地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12
作者
赵一鹤 [1 ]
杨时宇 [1 ]
周祥 [2 ]
李昊民 [3 ]
程盛慧 [3 ]
赖建东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2] 云南今禹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3] 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巨尾桉; 土地利用类型; 产流; 产沙;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2.01.037
中图分类号
S714.7 [森林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探讨巨尾桉工业原料林地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流失规律,采用坡面径流小区试验法,对巨尾桉工业原料林地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的产流产沙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巨尾桉林地有较好的调节径流和减少土壤侵蚀的作用,荒草地的产流量最多,分别是灌木林地和巨尾桉林的1.1倍和1.9倍,不同地类的产流量大小为:荒草地>灌木林地>巨尾桉林地,巨尾桉林地与荒草地之间的径流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与灌木林地之间差异显著。灌木林地的产沙量最高,分别是荒草地和巨尾桉林地的1.3倍和2.9倍,不同地类的产沙量大小排序为:灌木林地>荒草地>巨尾桉林,巨尾桉林地与灌木林地之间的产沙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与荒草地之间差异显著。巨尾桉林地的产流量与产沙量分别比荒草地减少47.83%和55.90%。不同地类的坡面产沙量与产流量之间都不存在线性相关。研究结果为科学和客观地认识巨尾桉工业原料林的地表径流和产沙之间的关系,以及水土保持效益,并为巨尾桉工业原料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1+88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桉树人工林冠层、凋落物及土壤水文生态效应 [J].
时忠杰 ;
张宁南 ;
何常清 ;
邱志军 ;
徐大平 ;
高吉喜 ;
胡哲森 .
生态学报, 2010, 30 (07) :1932-1939
[2]   连栽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结构及持水性能的影响 [J].
韩艺师 ;
魏彦昌 ;
欧阳志云 ;
曹云 .
生态学报, 2008, (09) :4609-4617
[3]   桉树工业原料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J].
赵一鹤 ;
杨宇明 ;
杨时宇 ;
杜凡 ;
马晓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4) :506-512
[4]   黄土坡面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及其响应关系研究 [J].
王占礼 ;
靳雪艳 ;
马春艳 ;
谭贞学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2) :24-28
[5]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J].
赵一鹤 ;
杨宇明 ;
杨时宇 ;
王娟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5) :741-746
[6]   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强度对农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J].
孙飞达 ;
王立 ;
龙瑞军 ;
路承香 ;
包正育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2) :16-18
[7]   黄土区林草植被与降水对坡面径流和侵蚀产沙的影响 [J].
余新晓 ;
张晓明 ;
武思宏 ;
魏天兴 ;
张学培 .
山地学报 , 2006, (01) :19-26
[8]   黄土区森林植被对坡面径流和侵蚀产沙的影响 [J].
张晓明 ;
余新晓 ;
武思宏 ;
魏天兴 ;
张学培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9) :1613-1617
[9]   坡面侵蚀中径流含沙量测量方法研究与展望 [J].
高佩玲 ;
雷廷武 ;
赵军 ;
王辉 .
泥沙研究, 2004, (05) :28-33
[10]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J].
陈秋波 .
热带作物学报, 2001, (04) :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