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稻田氮素损失特征及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26
作者
赵冬 [1 ,2 ]
颜廷梅 [1 ]
乔俊 [1 ,2 ]
杨林章 [1 ]
吕寒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关键词
稻田; 太湖地区; 氮素损失; 环境效应;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2.06.016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氮肥减量小区试验,研究了太湖地区稻田氮素径流损失、渗漏损失、氨挥发损失以及氨挥发通量的动态变化特征,阐述了氮素损失量、水稻产量与施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稻季氮素径流损失和氨挥发损失均随施氮量的增加不断增加,而渗漏损失与施氮量没有显著相关性。综合整个稻季,氨挥发损失以分蘖肥期最高,基肥期次之,穗肥期最低。稻季氮素总损失为13.7~59.8 kg·hm-2,占总施氮量的16.5%~22.2%,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其中氨挥发损失占42.2%~72.0%,径流损失占22.2%~38.4%,渗漏损失占5.8%~22.7%。稻季181 kg·hm-2的氮肥用量,较常规施氮量减少了33%的氮肥,增加了10.3%的产量,降低了48.5%的氮素损失,较好地兼顾了粮食产量和环境效应;而对于重要环境区域或高污染区域,还可以尝试更低的氮肥投入,以达到更好的环境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1149 / 11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稻季田面水不同形态氮素变化及氮肥减量研究 [J].
赵冬 ;
颜廷梅 ;
乔俊 ;
薛峰 ;
杨林章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04) :743-749
[2]  
太湖流域稻田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的氮素平衡特征及环境效应评价[J]. 薛利红,俞映倞,杨林章.环境科学. 2011(04)
[3]   氮肥实时实地管理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J].
何佳芳 ;
肖厚军 ;
黄宪成 ;
周琴 ;
胡德平 .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04) :1132-1136
[4]   稻麦两熟农田稻季养分径流流失特征 [J].
郭智 ;
肖敏 ;
陈留根 ;
郑建初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7) :1622-1627
[5]   保护性耕作与平衡施肥对巢湖流域稻田氮素径流损失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J].
王静 ;
郭熙盛 ;
王允青 ;
丁树文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 (06) :1164-1171
[6]   太湖流域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途径 [J].
张红举 ;
陈方 .
水资源保护, 2010, 26 (03) :87-90
[7]   太湖地区稻田减量施肥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J].
薛峰 ;
颜廷梅 ;
乔俊 ;
杨林章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 25 (04) :26-31+51
[8]   直播水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及径流损失研究 [J].
顾佳 ;
李勇 ;
杨林章 ;
朱亮 ;
程文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08) :3626-3628
[9]   分次施氮对单季稻氮素利用率及生态经济适宜施氮量的影响 [J].
王米 ;
杨京平 ;
徐伟 ;
汪华 ;
孙军华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9, 35 (01) :71-76
[10]  
Nitrogen Runoff and Leaching Losses During Rice-Wheat Rotations in Taihu Lake Region,China[J]. TIAN Yu-Hua~(1,2) YIN Bin~(1,*2) YANG Lin-Zhang~1 YIN Shi-Xue~3 ZHU Zhao-Lia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71 East Beijing Road,Nanjing 210008(China). 2 Graduate Colleg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3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9(C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