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土地产权行为能力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基于中国26个省份农户调查分析

被引:18
作者
胡新艳
罗必良
王晓海
吕佳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土地产权; 行为能力; 农地流转; 农户;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13.05.004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通过提炼农户土地产权行为能力的操作性定义,揭示农户土地产权行为能力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所隐含的意义。研究表明:对五类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的是经营权交易能力;存在负向影响的是所有权排他能力、用途处置能力和种养处置能力,但这三种能力对不同类型农户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存在差异。用途处置能力仅对中间户和偏非农户的农地流转发生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所有权排他能力、种养处置能力仅对纯农户和偏农户的农地流转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由于纯农户、偏农户是相对稳定的耕种者,因而这种负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稳定农业生产的效应。可见,从促进农地流转的角度而言,最重要的是提升农户在农地流转中的交易谈判能力。此外,赋予农户更多的农地权利并不一定能促进农地流转。因此,寻求赋权体系、农民权益保护与农地流转的动态耦合平衡点是政策设计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新制度经济学[M]. 商务印书馆 , (冰)思拉恩·埃格特森(ThrainnEggertsson)著, 1996
[12]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R.H.科斯(Coase, 1994
[13]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法执法检查报告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