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龙门山冲断带北段前锋带新生代构造变形
被引:15
作者:

陈竹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李本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雷永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龙门山北段;
前锋构造;
新生代,构造变形,磁组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 [新生代(界)];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龙门山北段前锋构造的地震剖面解释和前缘盆地内沉积地层的磁组构研究表明前锋构造中发育两期构造挤压作用,即整体强烈的晚三叠世变形和由北向南逐渐减弱的弱新生代构造变形。受这两期构造挤压作用的控制,龙门山北段前锋构造中发育上、下两套构造层,地表构造为晚三叠世时期形成,而深部隐伏构造则形成于新生代。北部的矿山梁和天井山构造几何学上表现为一个双重构造,浅层是一个晚三叠世形成的断层转折褶皱;深层是新生代形成的多个逆冲岩片叠置所构成的隐伏堆垛背斜;南部的青林口和中坝构造主体表现为叠瓦状逆冲,前锋构造是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新生代构造冲断位移量以及造成早期构造抬升由北向南逐渐减小,反映新生代变形强度由北向南的减弱。磁组构研究表明新生代变形从龙门山冲断带边缘到盆地内部,磁组构从铅笔状磁组构到初始变形磁组构并逐渐过渡到沉积磁组构。由南向北磁组构由初始变形磁组构转变为铅笔状磁组构,说明应变越来越强,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龙门山前锋新生代构造的弱变形作用和变形强度的北强南弱分布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78 / 118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Magnetic fabrics in fault-related fold and its relation with finite strain: an example from Mingjiang thrust structures in Western Sichuan[J].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7, (05) : 551 - 558Jia Dong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 [2] 断层相关褶皱的磁组构与有限应变:川西岷江冲断构造的实例分析[J].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2) : 188 - 19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一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 [3]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冲断带与四川盆地的现今构造表现:数字地形和地震活动证据[J]. 地质科学 , 2007, (01) : 31 - 4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元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李一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 [4] 川西北磁组构演化及其揭示的应变特征[J]. 地质通报, 2006, (11) : 1342 - 134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一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张元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 [5] 龙门山北段矿山梁构造解析及其油气勘探[J]. 地学前缘, 2005, (04) : 445 - 45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魏国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江苏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江苏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曾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江苏南京,北京,北京,四川成都,江苏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平衡剖面分析[J]. 地质学报, 2005, (01) : 38 - 4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魏国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的几何特征及应变分析[J]. 矿物岩石, 2000, (04) : 67 - 74于苏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成都
- [8] 龙门山冲断带的隆升和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J]. 地质学报, 1995, (03) : 205 - 214刘树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罗志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戴苏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Dennis Arne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C.J.L.Wilson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
- [9] 川西龙门山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J]. 地质学报, 1994, (02) : 101 - 118刘和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梁慧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蔡立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沈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 [10] 龙门山推覆构造变形特征[J].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1) : 46 - 55林茂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学系吴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