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

被引:25
作者
刘冠明
王晓明
吴壮丽
机构
[1]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农业与园林学院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生产性能; 主成分分析;
D O I
10.13432/j.cnki.jgsau.2006.03.008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548 [其他饲料作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主成分分析为基础,对2004年全国青贮玉米南方区试点的42个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减少相关性状对青贮玉米区试品种综合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于评价的生育期、株高、穗位高、成熟时绿叶数、收获时乳线位置、鲜重、含水量、干重和籽粒产量9个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5个主成分(生物产量、籽粒产量与含水量、收获适期、收获品质和植株高度)解析了原变量87.23%的变异信息,用这5个相互独立的因子对42个品种进行综合评价表明,42个待评品种中有31个品种的综合评价得分高于3个对照的最高综合评价得分,其中云优78、雅玉15、YA74872、DH3930、 YA0482、渝3137、科多4号、辽627、宜22-5和南2260分别排在1~10位.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玉米区试品种 [J].
周新仁 ;
孔祥丽 ;
不详 .
玉米科学 , 2005, (S1) :32-33+36
[2]   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在甘春系列小麦拉面品质中的应用 [J].
慕平 ;
马小乐 ;
方永丰 ;
尚勋武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5) :74-78
[3]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小麦品种综合评价上的应用 [J].
曲祥春 ;
何中国 ;
郝文媛 ;
李玉发 .
辽宁农业科学, 2004, (06) :6-9
[4]   广东省超甜玉米新组合模糊综合评价 [J].
王晓明 ;
王子明 ;
乐素菊 ;
刘国光 ;
不详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4, (05) :459-463
[5]   我国青贮玉米的研究现状及市场前景 [J].
张效梅 ;
乔治军 ;
李峰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06) :76-78
[6]   小麦不同品种耐湿性生理指标综合评价及其预测 [J].
周广生 ;
梅方竹 ;
周竹青 ;
朱旭彤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11) :1378-1382
[7]   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的策略与目标 [J].
潘金豹 ;
张秋芝 ;
郝玉兰 ;
石德权 .
玉米科学, 2002, (04) :3-4
[8]   甘蔗品种抗旱性光合生理指标及其综合评价 [J].
高三基 ;
罗俊 ;
陈如凯 ;
张木清 ;
潘大仁 .
作物学报, 2002, (01) :94-98
[9]   杏品种资源抗寒性主成分分析 [J].
张军科 ;
桑春果 ;
李嘉瑞 ;
李莉 ;
朱延庆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6) :79-84
[10]  
A low-cost procedure for multi-purpose, large-scale field evaluation of forage crop genetic resources[J] . Paolo Annicchiarico.Euphytica . 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