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最近37ka以来天然火与气候

被引:42
作者
孙湘君
李逊
陈怀成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南海北部; 炭屑; 天然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南海北部陆坡 17940站(20°07′N, 117°23′E,水深 1727 m)沉积柱状样的炭屑数量统计,结合有关花粉资料研究了 37 ka以来天然火的历史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研究表明,该站在冰期时炭屑浓度以及炭屑与陆生植物花粉浓度比值都明显超过全新世,说明冰期时天然火发生的强度及频率都较全新世高,而干旱气候是引起天然火的主要原因之一.粗、中粒炭屑浓度在末次冰期时明显增加,可能表明它们主要来源于出露的大陆架上发生的天然火.冰期时细粒炭屑浓度的峰值几乎均与反映干旱气候的蒿届花粉峰值相对应,而粗粒炭屑的浓度峰值却往往滞后于蒿属峰值,与反映相对冷湿气候的山地针叶树花粉峰值一致.这表明细粒炭屑可能来源于相对干旱条件下大陆上的天然火,由强大的冬季风带入南海;而粗粒炭屑则可能是当气候相对湿润时,由于降水的增加将在干旱阶段出露的大陆架上所积累的炭屑冲刷到研究区并沉积下来.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南海北部深海花粉记录的环境演变
    孙湘君
    李逊
    罗运利
    [J]. 第四纪研究, 1999, (01) : 18 - 26
  • [2] 冰期时的中国海——研究现状与问题
    汪品先
    [J]. 第四纪研究, 1990, (02) : 111 - 124
  • [3] Pollen distribution in hemipelagic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relation to modern vegetation distribution.[J].Xiangjun Sun;Xun Li;Hans-Jurgen Beug.Marine Geology.1999, 1
  • [4] A pollen record of the last 37 ka in deep sea core 17940 from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J].Xiangjun Sun;Xun Li.Marine Geology.1999, 1
  • [5] East Asian monsoon climate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high-resolution sediment record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J].L Wang;M Sarnthein;H Erlenkeuser;J Grimalt;P Grootes;S Heilig;E Ivanova;M Kienast;C Pelejero;U Pflaumann.Marine Geology.1999, 1
  • [6] 第四纪环境.[M].(澳)威廉斯(M.A.J.Williams)等著;刘东生等编译;.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