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典型草原区封育草地土壤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27
作者
赵勇钢 [1 ,2 ]
赵世伟 [1 ]
华娟 [1 ,2 ]
张扬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封育草地; 植被演替; 土壤结构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以宁夏固原云雾山自然保护区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以坡耕地为对照,对封育演替草地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大针茅(Stipa grandis P.Smirn.)和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 Trin.)群落0~10 cm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孔隙度及土壤结构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草地实施封育措施能明显改善土壤结构特征,随着草地植被自然演替,土壤的结构稳定性和孔隙状况逐步得到提高;在演替过程中,封育草地土壤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C)、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孔隙分形维数(Dp)逐渐增加,团聚体分形维数(Da)逐渐减少,说明植被演替能促进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同时,土壤结构影响因素随着草地植被演替过程表现出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容重显著降低,毛管孔隙度逐渐增大,非毛管孔隙度逐渐降低。本研究还比较了多项土壤结构评价指标,表明与MWD和GMD相比,指标WSAC(>0.25 mm)、Da及Dp能更好地反映出各封育草地群落之间土壤结构的差异,并与大部分影响因素具有相关关系,适宜作为该地区土壤结构的评价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黄土丘陵区不同恢复年限草地土壤微团粒分形特征 [J].
周萍 ;
刘国彬 ;
侯喜禄 .
草地学报, 2008, (04) :396-402
[2]   半干旱典型草原区退耕地土壤结构特征及其对入渗的影响 [J].
赵勇钢 ;
赵世伟 ;
曹丽花 ;
梁向锋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6) :14-20
[3]   子午岭林区典型植被下土壤结构及稳定性指标分析 [J].
梁向锋 ;
赵世伟 ;
华娟 ;
张扬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3) :12-16+22
[4]   封育对云雾山本氏针茅草地群落的影响 [J].
贾晓妮 ;
程积民 ;
万惠娥 .
草地学报, 2008, (03) :272-277
[5]   黄土丘陵区土壤团聚体分形特征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J].
安韶山 ;
张扬 ;
郑粉莉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2) :66-70+82
[6]   封育对沙质草甸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J].
何玉惠 ;
赵哈林 ;
刘新平 ;
赵学勇 ;
李玉强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2) :159-161+181
[7]   不同封育年限下典型草原栗钙土物理性状变化规律的研究 [J].
董杰 ;
包翔 ;
孟和巴特尔 ;
韩丽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53-56
[8]   典型草原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动态变化 [J].
邵新庆 ;
王堃 ;
王赟文 ;
刘贵河 .
生态学报, 2008, (02) :855-861
[9]   典型草原区退耕及封育草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J].
赵勇钢 ;
赵世伟 ;
曹丽花 ;
梁向锋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6) :41-44+115
[10]   半干旱草地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及空间变异特征 [J].
徐冰 ;
陈亚新 ;
郭克贞 .
水利学报, 2007, (S1) :69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