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通对脑梗死恢复期颅外段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林松俊
虢周科
薛红
刘红敏
机构
[1] 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脑病心理科
关键词
脑栓通; 脑梗死; 恢复期; 颅外段颈动脉斑块; Crouse积分; 颈动脉管腔直径; 内中膜厚度;
D O I
10.13820/j.cnki.gdyx.2011.08.001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脑栓通对脑梗死恢复期颅外段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脑梗死恢复期伴颅外段颈动脉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服用脑栓通3粒口服,3次/d;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20 mg,1次/d。服药前后记录血清中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Crouse积分)、斑块面积、颈动脉管腔直径(CCAD)、内中膜厚度(IMT)。结果辛伐他汀组与脑栓通组在治疗6个月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脑栓通组在6个月后高密度脂蛋白增高与治疗前及辛伐他汀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辛伐他汀组与脑栓通组均治疗6个月后IMT减少,斑块生长延缓,斑块面积减少,CCAD改善,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脑栓通组随着时间延长,疗效更加显著,12个月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脑栓通可降低血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随着使用时间增加,疗效有明显递增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062 / 106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蒲黄对高脂血症所致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张嘉晴 ;
周志泳 ;
左保华 ;
不详 .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3, (04) :20-22
[2]   黄芪总皂苷和赤芍总苷协同抗血小板作用研究 [J].
徐先祥 ;
夏伦祝 ;
高家荣 ;
刘青云 ;
彭代银 .
中药材, 2002, (09) :653-655
[3]   抗呆合剂对小鼠缺血再灌注脑内氨基酸、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J].
唐一鹏 ;
赵树民 ;
孙丽萍 ;
胡京红 ;
贾绪东 ;
洪庆涛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04) :17-19
[4]   天麻素对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J].
薛柳华 ;
唐一鹏 ;
孙承琳 ;
洪庆涛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03) :18-21+72
[5]   郁金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血脂含量的影响 [J].
郭淑睿 ;
曹永荣 ;
高光英 .
中医药研究, 1998, (03) :34-35
[6]   蒲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J].
姚稚明 ;
姚平 .
中草药, 1994, (06) :324-327
[7]   中药漏芦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J].
卢詠才 ;
翁玉椿 ;
刘小青 ;
王秀萍 ;
贾绪东 ;
周玉琳 ;
石方 ;
汪健 ;
甄二真 .
中华医学杂志, 198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