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与监管

被引:9
作者
蓝虹 [1 ]
穆争社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2]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融资效率; 系统性风险; 监管套利; 金融监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推动金融创新与深化、提升社会融资效率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应高度关注其发展中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本文在借鉴主要经济体促进影子银行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促进其良好发展的政策措施,具体包括构建前瞻性监管制度、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及处理好与金融创新的关系等。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及其监管的制度构建 [J].
潘静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4, 35 (02) :121-125
[2]   影子银行问题研究评述 [J].
刘澜飚 ;
宫跃欣 .
经济学动态, 2012, (02) :128-133
[3]   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 [J].
王达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01) :35-43
[4]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 [J].
李波 ;
伍戈 .
金融研究, 2011, (12) :77-84
[6]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 [J].
周莉萍 .
金融评论, 2011, 3 (04) :37-53+124
[7]   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 [J].
龚明华 ;
张晓朴 ;
文竹 .
中国金融, 2011, (03)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