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与态度:城市居民眼中的农民工——对广州市民的问卷调查

被引:33
作者
刘林平
机构
[1] 不详
[2]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社会学系
[3] 不详
关键词
交往; 态度; 农民工评价; 农民工权益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依据对广州市民的问卷调查,文章发现:农民工成了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市民可以接受农民工成为自己的同事、邻居、朋友乃至老板,但难以接受他们成为家庭成员;市民高度认同"农民工干了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重活、危险活"的说法,但他们对农民工的评价总体"一般"偏下;市民赞成农民工应该与市民一样同等享受医疗保险、子女义务教育,参加工会和人大选举,但并不认可同等享有失业救济、低保和廉租房。影响对农民工权益评价的主要因素是与农民工的交往程度:与单位内农民工交往越多,对其权益评价越正面;与单位外农民工交往越多,对其权益评价则越负面。对农民工看法和态度的差异,表现了城市居民不同群体的分歧和矛盾。它是二元经济体制在城市居民价值观和社会心理上的表现,是研究农民工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时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现实。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92+210 +21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我国大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 [J].
卢国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95-104
[2]   关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关系的调查 [J].
金萍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6, (06) :32-33
[3]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和谐共处心理基础调查研究 [J].
吕斐宜 .
江汉论坛, 2006, (04) :132-134
[4]   二元性、半合法性、松散性和农民工问题 [J].
刘林平 ;
万向东 ;
王翊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63-68+125
[5]   企业性质、政府缺位、集体协商与外来女工的权益保障 [J].
刘林平 ;
郭志坚 .
社会学研究, 2004, (06) :64-75
[6]   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 [J].
孙立平 .
战略与管理, 2002, (01) :18-26
[7]   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 [J].
蔡昉 ;
都阳 ;
王美艳 .
经济研究, 2001, (12) :41-49+91
[8]  
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蔡昉,白南生主编, 2006
[9]  
经济学与社会学[M]. 商务印书馆 , (瑞典)理查德·斯威德伯格(RichardSwedberg)著, 2003
[10]  
发展经济学[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杨小凯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