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属植物等位酶遗传变异分析及品种基因型指纹利用

被引:3
作者
李长林 [1 ]
高丽 [2 ]
刘先葆 [3 ]
颜福花 [4 ]
蔡礼鸿 [1 ]
朱更瑞 [5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3] 武汉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
[4] 浙江省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5] 郑州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桃属; 等位酶; 遗传变异; 基因型指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2.103.6 [];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利用不连续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国家种质郑州桃资源圃所收集到的97份桃(AmygdalusL.)材料和2份近缘种李(Prunus salicinaL.)共计99份材料进行了等位酶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①在11个酶系统中共检测到24个清晰位点和69个等位基因,多态位点为22个,位点最大等位基因数为8,体现出桃资源丰富的遗传多样性。②不同的分类群具有特有等位基因:如Est-2a、Est-2d、G6pdh-1a、Mdh-1c、Pod-3b、Pod-3d、Sod-3a、Sod-3b仅存在于普通桃中,Cat-1h、Est-2f、G6pdh-1b、Me-1a只存在于山桃中,Cod-3c、Est-3c、Me-1c、Me-2b只存在于光核桃,体现了桃种间的遗传组成差异。③利用11个酶系统的24个位点的69个等位基因所构建的桃品种(株系)等位酶基因型指纹可以将99份试材完全区分,表明等位酶是桃品种鉴定的一种有效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柚品种的等位酶变异研究 [J].
张太平 ;
彭少麟 ;
王峥峰 ;
凌定厚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1, (01) :55-62
[12]   栗属中国特有种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地域差异 [J].
郎萍 ;
黄宏文 .
植物学报, 1999, (06) :92-98
[13]   RAPD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中的问题 [J].
汪小全 ;
邹喻苹 ;
张大明 ;
张志宪 ;
洪德元 .
植物学报, 1996, (12) :954-962
[14]   植物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中的等位酶分析 [J].
王中仁 .
生物多样性, 1994, (02) :91-95
[15]   植物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中的等位酶分析 [J].
王中仁 .
生物多样性, 1994, (01) :38-43
[16]   桃种质的亲缘演化关系研究——花粉形态分析 [J].
汪祖华 ;
周建涛 .
园艺学报, 1990, (03) :161-168+241
[17]  
汪祖华,庄恩及主编.中国果树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18]  
何忠效,张树政主编.电泳[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9]  
王中仁编著.植物等位酶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0]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编.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