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动力作用轮轨系统垂向动力参数研究与设计

被引:7
作者
翟婉明
孙翔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研究所
[2] 西南交通大学 副教授
[3] 成都
关键词
轮轨系统; 轮轨相互作用; 耦合动力学; 参数分析; 低动力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文献[1]轮轨大系统耦合动力学理论,对机车车辆与轨道总体系统垂向动力参数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文中首先给出了6种指标,用以综合评价轮轨间的垂向动力作用;进而以此为目标函数,运用机车车辆与轨道垂向相互作用模拟软件包VICT,在微型计算机上,对轮轨系统结构与状态参数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分析,从而总结出各参数对轮轨动力作用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低动力作用轮轨系统的垂向结构参数设计原则及状态参数控制准则,并着重指出了机车车辆设计的三条原则和轨道结构设计的两项主要技术措施,为发展低动力作用的高速、重载铁路轮轨系统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机车车辆与轨道垂向相互作用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J].
翟婉明 ;
孙翔 ;
詹斐生 .
中国铁道科学, 1993, (01) :42-50
[2]   车辆-轨道垂向系统的统一模型及其耦合动力学原理 [J].
翟婉明 .
铁道学报, 1992, (03) :10-21
[3]   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我国铁路交通的发展策略 [J].
翟婉明 ;
孙翔 .
自然杂志, 1992, (06) :442-445
[4]   高速铁路轮轨垂向动态相互作用及其相关问题 [J].
翟婉明 ;
詹斐生 .
中国铁路, 1992, (12) :8-12+15+42
[5]   发展大运量低动力作用的轨轮运输系统 [J].
孙翔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1990, (01) :1-6
[6]   重载轨道结构的动力试验 [J].
曾树谷 .
铁道学报, 1988, (02) :66-77
[7]   重载轨道结构的破坏和设计 [J].
曾树谷 .
铁道学报, 1983, (03) :82-92
[8]   轨道几何形态的恶化 [J].
C.O.Frederick ;
曾树谷 .
中国铁道科学, 1982, (01) :113-124
[9]  
钢轨力学与钢轨伤损[M].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颜秉善,王其昌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