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研究的人类学框架

被引:27
作者
周恩宇
机构
[1] 贵州大学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
关键词
道路研究; 道路民族志; 人类学; “一带一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道路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空间物质实体,在人们的生计生活、区域政治经济发展变迁,以及社会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伴随交通工程科技的创新突破,尤其是"一带一路"等以道路规划为载体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陆续出台,势必导致社会、文化及资本的互动加快,由此而来的社会文化研究议题越来越引起人类学者的普遍关注和思考,以致构建道路研究的人类学框架已成破题之要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线索民族志:民族志叙事的新范式 [J].
赵旭东 .
民族研究, 2015, (01) :47-57+124
[2]   道路、发展与族群关系的“一体多元”——黔滇驿道的社会、文化与族群关系的型塑 [J].
赵旭东 ;
周恩宇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3, (06) :100-110
[3]   重返“古苗疆走廊”——西南地区、民族研究与文化产业发展新视阈 [J].
杨志强 ;
赵旭东 ;
曹端波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2, 22 (02) :1-13+147
[4]   十五年后的多点民族志研究 [J].
乔治马库斯 ;
满珂 .
西北民族研究, 2011, (03) :12-21
[5]   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 [J].
高丙中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58-63
[6]  
弱者的武器.[M].(美) 斯科特 (Scott;J.C.) ; 著.译林出版社.2011,
[7]  
普通发展学.[M].李小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  
国家的视角.[M].(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C.Scott)著;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法)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著;渠东;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0]  
民族—国家与暴力.[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书店.1998,